城镇雨污分流提升井一体化设备有了 “国标”!GB/T 46265—2025 明年 3 月实施

2025/10/28

   近日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 GB/T 46265—2025《城镇雨水污水分流提升井一体化设备》国家标准,奥利机械集团作为参编单位参与其中。该标准将于 2026 年 3 月 1 日正式实施。作为城镇排水系统关键设备的首个统一技术规范,其出台标志着我国雨污分流提升井一体化设备制造、应用迈入标准化、规范化新阶段,为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、防范内涝灾害提供重要技术支撑。


标准出台直击行业痛点

   城镇雨水污水分流提升井一体化设备是解决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、实现初期雨水截流的核心设施。长期以来,市场上设备存在结构设计不统一、性能指标差异大、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,导致设备适配性差、运维成本高,制约了雨污分流工程的实施效果。

   “过去不同厂家的设备接口不兼容,更换部件得‘量身定制’,维护周期长达半个月。”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负责人表示,标准实施后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。据了解,该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,全国城镇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434)归口,集合了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 26 家科研、设计、施工及设备企业的技术力量共同起草,历时一年完成调研与编制。


核心技术要求筑牢质量防线

   标准对设备的结构组成、性能指标、试验方法等作出全面规范,明确设备需集成井筒、潜污泵、控制闸门、格栅、监测装置等核心部件,经工厂预装测试后整体或分体运至现场组装。在关键技术要求上,标准规定:

   • 材质性能:玻璃钢筒体公称尺寸不大于 DN4200、高度不超过 16m,高模量聚丙烯筒体公称尺寸限 DN3500 以内,确保结构强度与抗腐蚀性能;

   • 安全控制:明确截流液位与排放液位的精准控制逻辑,配套电气设备需符合 GB/T 5226.1 安全标准,实现雨水污水智能切换;

   • 环境适配:可在 - 10℃~40℃环境温度、pH 值 6~9 的介质条件下稳定运行,海拔 2000 米以上区域可通过参数修正适配使用。

   针对设备耐用性,标准要求主体结构使用年限、安全等级符合《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》(GB55027),不锈钢焊接件需经酸洗钝化处理,水泵、阀门涂装防腐满足 JB/T 4297 等专业标准,确保设备使用寿命达数十年以上。


实施后将释放多重环境效益

   据测算,符合标准的一体化设备可使初期雨水截流效率提升 30% 以上,减少合流制溢流污染负荷 40%,同时相比传统泵站,占地面积缩减至 1/3,施工周期从 1-2 个月缩短至 3-5 天。采用标准设备后,雨季管网溢流将会明显减少,周边河道水质将会明显改善。

   “标准不仅规范了生产端,更打通了设计、施工、运维全链条。” 全国城镇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指出,标准明确的检修平台承载力验算、筒体抗浮验算等方法,为工程质量管控提供了统一依据,预计可降低行业整体运维成本 20%。


多维度宣贯确保落地见效

   为推动标准全面实施,相关部门将开展系列宣贯活动:组织设备生产企业、市政工程单位开展技术培训,重点解读设备型号标记、试验检验等核心要求;制作发布“标准云课”;选取杭州、重庆等试点城市,打造标准应用示范工程并组织观摩交流。

   该标准的实施将加速雨水污水分流设备的智能化升级,助力城市排水系统提质增效,为 “十四五” 城乡水环境治理目标实现提供坚实保障。